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供水管、回水管及循环泵。所述回水管管径小于供水管管径。所述供水管的首端连接储水部,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设置在供水管上,将所述供水管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内置回水管道,方便安装、节省成本。实际使用中,即可以在安装热水器时同步安装回水循环系统,又可以对已安装使用的热水器进行改装。使家用热水器能够获得节水、节电、节约时间及提高使用舒适度的目的。
公开号:CN214333079U
申请号:CN202022470284.4U
申请日:2020-11-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冯金成
申请人:Liaocheng Candela New Energy Co ltd;
IPC主号:F24S20-4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属于供水领域。
[n0002] 储水式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主要的种类包括水箱式电加热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产品。用途包括洗澡、洗碗、洗衣等等用途。
[n0003] 储水式热水器的供水系统为单向的供水管。存在供水管道末端的水自然冷却后,水温不符合用水水温需求,需要将供水管道中低温水放掉后才能使用到热水的现象。该过程存在:(1)浪费水,排出的不符合水温要求的水,一般会放掉,产生浪费水的问题;(2)浪费电,供水管道中的水为水箱内被加热的热水,自然冷却降温会导致加热时的电能浪费的问题;(3)浪费时间,将冷水排出的过程需要等待较长,存在浪费时间的问题。
[n0004] 但是传统的回水循环需要制作一种条回水管道,回水管道与供水管道并排设置,会增加较多的管道成本、开槽成本、保温成本及人工成本。并且对于已经埋墙设置的管道来说改装难度更大。
[n0005] 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目前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基本都安装在屋面,但由于此种热水器管路采用的是单管上、下水结构,且管路距离较长(一般在15米-35米)用户在使用时需要放掉大约4-10L冷水,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严重降低该热水器的使用舒适度。
[n0006] 经过二十几年市场销售,非承压式太阳能目前存有量大约3亿台,按照平均冷水浪费量3L/台·天计算,全国每天浪费水量约100万吨。发明的该装置可有效节约用水,同时提升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体验。
[n0007]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既能解决储水式热水器费水、费电、费时间的技术问题,又能解决成本及改装的技术问题。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浪费及成本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
[n0009]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n0010] 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供水管、回水管及循环泵。所述回水管管径小于供水管管径。所述供水管的首端连接储水部,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设置在供水管上,将所述供水管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
[n0011] 优选地,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连接循环泵。
[n0012] 优选地,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发电装置与储能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电控系统及循环泵。
[n0013] 具体地,所述发电装置为水流发电机,所述水流发电机设置在供水管上。
[n0014] 具体地,所述发电装置为太阳能电池板。
[n0015] 优选地,所述回水管从下段管伸出后从上段管内部直接进入储水部。
[n0016] 优选地,所述回水管从下段管伸出后直接进入储水部。
[n0017] 优选地,所述回水管从下段管伸出后,进入上段管,延伸至上段管顶端后再次伸出后,进入储水部。
[n0018] 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通过Y型连接器进入或伸出供水管。所述Y型连接器为一种异形三通。所述异形三通包括一个主管及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内径略大于回水管外径,所述主管管径与供水管配合。所述支管与主管间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小于90°大于0°。
[n0019] 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采用1′或2′PERT管。
[n0020] 回水循环使用时,循环泵向供水管末端产生水压,使得供水管末端水压变大,供水管末端水被压入回水管。水泵持续运行,则形成依次经过储水部、供水管、回水管再到储水部的回水循环
[n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n0022] 1.节水:该装置可装有效节约用水,按照3L/台·天计算浪费量,每年节省1吨水以上。
[n0023] 2.节电:该设备自带防冻循环功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太阳能热水器采用管道伴热带防冻的的工作。由于管道伴热带属于电阻性发热设备,能耗较大,而采用该循环装置后可减少伴热带工作周期,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n0024] 3.省时:由于原太阳能热水器管道冷水较多,每次使用时需要3-5分钟的放水时间,间接导致时间的浪费,该装置可有效节约洗浴的时间。
[n0025] 4.提升使用体验:非承压是太阳能在用水时依靠重力落差放水,落差小的设备存在水压不足的现象,该装置可同时提供热水增压功能,提升热水的使用体验。
[n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示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n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示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n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示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n002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示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n003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示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n0031] 1、储水部;2、供水管;3、回水管;4、循环泵;5、水流传感器;6、防烫恒温阀;7、Y型连接器;8、电控系统;9、水流发电机;10、太阳能电池板。
[n003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n0033]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1、供水管2、回水管3及循环泵4。所述回水管3管径小于供水管2管径。所述供水管2的首端连接储水部1,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4设置在供水管2上,将所述供水管2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3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2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1。所述循环泵4前端设有水流传感器5。所述供水管2末端连接防烫恒温阀6。
[n0034] 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包括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家用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在内的多种家用热水器。储水部1可以是太阳能水桶或搪瓷内胆水箱。
[n0035] 该设计可以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管道外部占用空间的情况下,设置了回水管3道,方便安装、节省成本。实际使用中,即可以在安装热水器时同步安装回水循环系统,又可以对已安装使用的热水器进行改装。并且在改装过程中,回水管3直接插入供水管2道内部,不需要开槽埋设回水管3,即节省工序又节省成本。
[n0036]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电控系统8,所述电控系统8连接循环泵4。
[n0037] 通过电控系统8控制,回水循环能够实现:(1)二十四小时恒温循环;(2)定时恒温循环;(3)水流脉动循环;(4)热水供水自动增压;(5)管路循环防冻等多种功能。令使用舒适性更高,功能更多样。
[n0038] 所述回水管3从下段管伸出后从上段管内部直接进入储水部1。
[n0039] 该设计使尽量多的回水管3置入供水管2内,使管道布置更美观,防冻功能更易使用。
[n0040] 所述回水管3通过Y型连接器7进入或伸出供水管2。所述Y型连接器7为一种异形三通。所述异形三通包括一个主管及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内径略大于回水管3外径,所述主管管径与供水管2配合。所述支管与主管间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大于0°小于90°。
[n0041] 该设计使得回水系统在安装时不需要在供水管2上打孔。并且不同于一般的三通阀,具有一定斜角的异形三通,在安装及使用时可以有效避免回水管3道弯折。同时,按照回水管3外径制作的支管,可以更方便管道的密封。
[n0042] 所述回水管3采用1′或2′PERT管。
[n0043] PERT管具有耐温、耐压、耐酸碱盐、抗冻耐开裂应力强、韧性好等优良性能外,不会释放有害物质,适用于家用热水器。
[n0044]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1、供水管2、回水管3及循环泵4。所述回水管3管径小于供水管2管径。所述供水管2的首端连接储水部1,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4设置在供水管2上,将所述供水管2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3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2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1。所述循环泵4前端设有水流传感器5。所述供水管2末端连接防烫恒温阀6。
[n0045]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电控系统8,所述电控系统8连接循环泵4。
[n0046]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发电装置与储能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电控系统8及循环泵4。所述发电装置为水流发电机9,所述水流发电机9设置在供水管2上。
[n0047] 该设置能够利用或回收能源,更好的实现节电目的。不额外增加个人用电负担。
[n0048] 所述回水管3从下段管伸出后从上段管内部直接进入储水部1。
[n0049] 所述回水管3通过Y型连接器7进入或伸出供水管2。所述Y型连接器7为一种异形三通。所述异形三通包括一个主管及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内径略大于回水管3外径,所述主管管径与供水管2配合。所述支管与主管间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大于0°小于90°。
[n0050] 所述回水管3采用1′或2′PERT管。
[n0051]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1、供水管2、回水管3及循环泵4。所述回水管3管径小于供水管2管径。所述供水管2的首端连接储水部1,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4设置在供水管2上,将所述供水管2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3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2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1。所述循环泵4前端设有水流传感器5。所述供水管2末端连接防烫恒温阀6。
[n0052]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电控系统8,所述电控系统8连接循环泵4。
[n0053]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发电装置与储能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电控系统8及循环泵4。所述发电装置为太阳能电池板10。太阳能电池板10的设计尤其适用于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
[n0054] 所述回水管3从下段管伸出后从上段管内部直接进入储水部1。
[n0055] 所述回水管3通过Y型连接器7进入或伸出供水管2。所述Y型连接器7为一种异形三通。所述异形三通包括一个主管及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内径略大于回水管3外径,所述主管管径与供水管2配合。所述支管与主管间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大于0°小于90°。
[n0056] 所述回水管3采用1′或2′PERT管。
[n0057]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1、供水管2、回水管3及循环泵4。所述回水管3管径小于供水管2管径。所述供水管2的首端连接储水部1,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4设置在供水管2上,将所述供水管2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3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2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1。所述循环泵4前端设有水流传感器5。所述供水管2末端连接防烫恒温阀6。
[n0058]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电控系统8,所述电控系统8连接循环泵4。
[n0059]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发电装置与储能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电控系统8及循环泵4。所述发电装置为太阳能电池板10。
[n0060] 所述回水管3从下段管伸出后直接进入储水部1。
[n0061] 所述回水管3通过Y型连接器7进入或伸出供水管2。所述Y型连接器7为一种异形三通。所述异形三通包括一个主管及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内径略大于回水管3外径,所述主管管径与供水管2配合。所述支管与主管间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大于0°小于90°。
[n0062] 所述回水管3采用1′或2′PERT管。
[n0063]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1、供水管2、回水管3及循环泵4。所述回水管3管径小于供水管2管径。所述供水管2的首端连接储水部1,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4设置在供水管2上,将所述供水管2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3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2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1。所述循环泵4前端设有水流传感器5。所述供水管2末端连接防烫恒温阀6。
[n0064]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电控系统8,所述电控系统8连接循环泵4。
[n0065] 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发电装置与储能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电控系统8及循环泵4。所述发电装置为太阳能电池板10。
[n0066] 所述回水管3从下段管伸出后,进入上段管,延伸至上段管顶端后再次伸出后,进入储水部1。
[n0067] 所述回水管3通过Y型连接器7进入或伸出供水管2。所述Y型连接器7为一种异形三通。所述异形三通包括一个主管及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内径略大于回水管3外径,所述主管管径与供水管2配合。所述支管与主管间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大于0°小于90°。
[n0068] 所述回水管3采用1′或2′PERT管。
[n006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部、供水管、回水管及循环泵,所述回水管管径小于供水管管径,所述供水管的首端连接储水部,末端延伸至供水点,所述循环泵设置在供水管上,将所述供水管延供水方向依次分为上段管与下段管,所述回水管道一端在下段管伸入供水管道内并延伸至末端,另一端连接储水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连接循环泵。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循环系统设有发电装置与储能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电控系统及循环泵。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为水流发电机,所述水流发电机设置在供水管上。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为太阳能电池板。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从下段管伸出后从上段管内部直接进入储水部。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从下段管伸出后直接进入储水部。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从下段管伸出后,进入上段管,延伸至上段管顶端后再次伸出后,进入储水部。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通过Y型连接器进入或伸出供水管,所述Y型连接器为一种异形三通,所述Y型连接器包括一个主管及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内径略大于回水管外径,所述主管管径与供水管配合,所述支管与主管间呈一定角度,该角度小于90°大于0°。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采用1′或2′PERT管。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759206B|2014-01-08|太阳能饮用水自动供给系统
CN205090464U|2016-03-16|一种采用循环水泵的多用户太阳能供水采暖系统
CN102563894A|2012-07-11|一种生活废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01748540U|2011-02-16|一种太阳能集中集热分户换热储热系统
CN214333079U|2021-10-01|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
CN203240739U|2013-10-16|一种混合型多用途节能热水器
CN202303598U|2012-07-04|太阳能热泵地板采暖装置
CN202442491U|2012-09-19|一种生活废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01837104U|2011-05-18|大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562062U|2012-11-28|用于节能综合建筑的快速提升水温的设备及系统
CN205014452U|2016-02-03|一种多功能自动加热太阳能供暖热水锅炉
CN205102248U|2016-03-23|生活废水余热回收家庭供热系统
CN201575530U|2010-09-08|太阳能取暖器
CN201443799U|2010-04-28|循环补偿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CN205066178U|2016-03-02|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耦合水源热泵热回收供水的复合系统
CN204837320U|2015-12-09|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节能装置
CN105333481A|2016-02-17|一种采用循环水泵的多用户太阳能供水采暖系统
CN204460779U|2015-07-08|一种带有排污系统的节水太阳能热水器
CN208779730U|2019-04-23|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3743131B|2016-03-23|提高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效率及热利用率的方法及应用系统
CN202253831U|2012-05-30|节能型热水供应系统
CN207257561U|2018-04-20|一种车用热水供应系统
CN201787665U|2011-04-06|集中预加热、分户恒温供水的组合热水设备
CN204494564U|2015-07-22|一种多用户空气能热泵热水循环系统
CN202177242U|2012-03-28|一种冷热交换太阳能热水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470284.4U|CN214333079U|2020-11-01|2020-11-01|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CN202022470284.4U| CN214333079U|2020-11-01|2020-11-01|一种热水器回水循环系统|
[返回顶部]